圓管涵施工工藝流程為:測量放樣→基礎處理→管基基礎澆築→管接頭安裝→剩餘管基基礎澆築→接縫處理→洞口砌築→涵洞回填等。
1、測量和放樣
圓管涵施工前,需要通過測量放樣确定涵洞水平的軸向位置、涵洞長度和施工寬度,并用石灰放出邊線。
2、地基處理
管基基礎施工前,必須對基礎地基進行處理,清潔和平整底座并夯實以滿足設計要求。
3、澆基礎
管座的基礎一般可以采用混凝土或漿砌片石基礎。混凝土基礎分二次澆築:管下基礎厚度約20厘米,管接頭安裝好後澆築管底以上部分的管座基礎,基礎混凝土的标号不應少于1,在澆注管道基礎之前,可以再填充一層約10cm的礫石填料,以增加基礎的平整度。為适應地基的不均勻沉降,管基的地基必須設置沉降縫。 在岩石基礎上,即使沒有基礎,也可以在圓管下鋪一層墊層混凝土,其厚度可達5厘米左右。
4、管段的安裝
涵管通常是預制的。管接頭的安裝隻有在基礎強度合格後才能進行。管接頭的安裝,應先在基礎上标出圓管涵中心線,進出水口端管接頭應控制好涵管全長,然後是中管接頭應一一安裝。并保證整體軸線不偏離。每個相鄰管接頭的底面必須保持沒有錯位,并且在安裝過程中必須用水平儀檢查接頭,相鄰管段的接縫寬度不得大于1至2厘米。
5、接縫處理
為防止圓管涵接頭洩漏,接頭應防水。圓管涵一般采用平口接頭,接縫處通常用浸漬熱瀝青的亞麻布填充,再填充熱瀝青,最後包上兩層塗有熱瀝青的油氈。如果條件允許,也可以在管體上塗上熱瀝青進行密封。
6、洞口的砌築
圓管涵一般采用端牆式洞口(也稱為一字牆洞口),可以用磚石或混凝土澆注。端牆式洞口一般通過端牆外側的錐形坡度與天然溝和路基相連。石頭豐富的區域也可以采用八字牆洞口。為防止水蝕,進水溝床和出水溝應鋪設加固,鋪裝長度一般不小于1米,如水流量大,可加長或加深截水牆。
7、涵洞回填
涵洞回填土應在不小于涵洞兩側開口2倍的區域内分層填築壓實。填充材料應為具有良好透水性的礫石。
8、質量要求
圓管涵施工的一般質量要求是:涵道平直,進出水口暢通,涵管無堵水現象;外觀要求頂石、牆壁或牆壁是直的,沒有翹曲。
關于圓管涵施工工藝流程就給大家講到這裡了,更多精彩内容,歡迎大家持續關注我們。